1978年3月,我十九岁,离开江西那个只有几间土坯房的小村子,当了兵。
家里穷得叮当响,五个兄弟姐妹,吃饭都成问题。
父亲送我上车的时候,烟锅子敲了敲鞋底,叹口气说:“小李啊,争气点,咱家靠你出头了。”
坐了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,到了河北廊坊。
刚一下车,北风刮在脸上,冻得我直打哆嗦。
我们这批新兵住在一间小学改建的营房里,地铺一铺接着一铺,晚上睡觉一翻身,胳膊就搁在旁边人的脸上。
条件是苦,可我心里暗暗发誓:不管多难,一定得熬出个样子来。
新兵训练时,天天练队列、跑步,晚上还得背条令条例。
别的战友熄灯后就呼呼大睡,我却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背书。
排长见了,总是摇头:“小李,别太拼,别把自己搞垮了。”
我心里清楚,要是不拼,回家一样还是个穷苦命。
一个月的新训结束后,我们被分专业。
别人都争着抢着选轻松的岗位,我啥都没说,心里想着,服从安排,别给排长添麻烦。
结果,排长告诉我,我被分到通讯班,成了一名报务新兵。
那天晚上,我躺在潮湿的地铺上,没人知道我心里有多高兴。
报务员,说白了就是打电报的。
可那时候我连电报机都没碰过,光是记电报符号,就让我头疼得不行。
每天训练课上,教员敲着桌子喊:“快,再快点!
五分钟写不完,出去跑五圈!”
我的手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茧,头发被汗水黏在额头上,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:坚持,坚持!
1979年,连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演习。
作为报务新兵,我跟着团指挥部,负责整理电报。
那两个月,白天忙,晚上也得盯着电报机,累得眼睛都睁不开。
可一想到这是我的机会,我咬着牙硬挺了下来。
演习结束后,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嘉奖。
1981年,我当兵的第四年,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去体检。
消息传开后,大家都在猜,我是不是要提干了。
可我心里七上八下,生怕体检不过关。
体检结果出来,一切正常,可接下来的几个月却没了动静。
直到年底,团里才正式宣布,我被任命为一连的报务台长。
说实话,那天听到消息的时候,我心里有点发懵。
排里的兄弟拍着我的肩膀开玩笑:“台长,带我们吃香的喝辣的啊!”
我笑着说:“别叫台长,叫小李就行。”
提干后,我的工资涨了,可心里的担子也重了。
1983年,工作刚刚有点上手,我申请了探亲假,回家和未婚妻结了婚。
那天,村里人都涌到我家看热闹,听说我是“台长”,一个个羡慕得不得了。
可我心里清楚,这点“出息”还不够。
婚后不到一个月,我接到命令,去参加为期一年的干部培训。
妻子没多说什么,背起包就回了老家。
这一年的分离,对我们俩都是个考验。
她一个人在家种地、做饭、照顾老人,日子过得比我在部队还苦。
每次信里她都说:“你别担心我,好好干。”
可我知道,她一个人撑着这个家有多难。
培训结束后,我被任命为一连副连长。
那天晚上,我坐在营房门口,看着头顶的星星,心里想着:等我稳住了岗位,一定把她接过来。
可现实总是比计划更难。
1985年,我调到团干部股,分居的日子又拉长了。
那几年,妻子一个人在家既要种地,又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,日子过得苦不堪言。
一次探亲回家,我看到她瘦得不成样子,手上全是茧,眼里还带着血丝。
她笑着说:“没事,我撑得住。”
可我心里酸得厉害,暗暗下定决心,不管多难,一定要让她随军。
1987年,我听说内蒙古的雷达团随军条件宽松,便向团里申请调过去。
领导劝我:“小李,那边条件艰苦,你家人能受得了?”
我说:“家里比这儿还苦。”
领导叹了口气,最终批准了我的申请。
那年8月,我坐着长途火车一路北上,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。
到了连队,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,连喝水都得靠车拉,可我心里却升起了一丝希望:只要能把妻子和孩子接过来,再苦再累也值。
1988年春天,妻子终于带着三岁的儿子来到连队。
那天,她从车上下来,抱着孩子站在风里,脸冻得通红,却还笑着对我说:“没事,这风挺舒服的。”
看着她,我鼻子一酸,转过头不敢多看。
刚搬进营房那几天,她总是忙前忙后,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连队的兄弟们见了,都夸我有福气,说我妻子能干。
可我心里清楚,她一个女人,吃了多少苦才换来今天的团聚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妻子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。
冬天水管冻住了,大家轮流帮忙拉水;孩子生病了,连长亲自开车送我们去旗里的医院。
有一天晚上,我忙完工作回到家,看着她疲惫的面容,心里想着,这辈子我欠她太多。
1990年,我接到调令,要回老家江西工作。
妻子听到消息时,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说:“回去也好,爸妈年纪大了,我们能在身边照顾他们。”
可我却发现,她早已把连队当成了家。
临走那天,她站在营房门口,眼里闪着泪光,轻轻地说:“这里的风啊,我舍不得。”
转业回到地方后,我成了公安局的一名干事,一晃又是二十几年。
如今退休在家,回想起当年的军旅生活,我心里总是充满感激。
部队教会了我坚持与责任,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珍惜。
有时候,我也想对妻子说一句:“你才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。”
可话到嘴边,又咽了回去。
因为我知道,她懂的。
那些年,我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日夜,经历了太多的风雨。
每一次困难,她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,给了我前进的动力。
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,让我能够安心在部队打拼。
现在回想起来,她的付出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。
每当我看到她忙碌的身影,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,仿佛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夜,她抱着孩子站在风中,脸上带着坚定的笑容。
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,但也让我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。
战友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,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。
记得有一次,连队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,大家齐心协力,最终赢得了胜利。
那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。
还有那次深夜巡逻,班长带着我们在山路上摸黑前行,虽然道路崎岖,但彼此间的信任让我们走得更加坚定。
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,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官。
从最初的新兵蛋子到后来的台长、副连长,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战友们的支持。
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,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,继续前行。
正是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,让我在军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如今,我已经退休多年,但那段军旅生涯依然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。
每当回忆起那些难忘的日子,心中总是充满感激。
部队不仅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,更让我懂得了珍惜眼前的一切。
感谢那些陪伴我走过风雨的人,感谢那些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朋友。
正是因为有了你们,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。
回首往昔,我深知自己并不是最优秀的士兵,但在每一个关键时刻,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。
无论是严寒酷暑,还是艰难险阻,我从未放弃过。
正是这份坚持,让我在军队中一步步成长,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
同时,我也意识到,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,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。
因此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发扬军人的精神,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,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,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有时候,我也会想起那些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。
虽然我们已经分散各地,但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永远不会褪色。
偶尔翻看老照片,看到熟悉的面孔,心中会泛起阵阵涟漪。
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,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这段情谊将永远铭记于心。
希望每一位战友都能幸福安康,愿我们的友谊长存。
最后,我想对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谢谢。
感谢你们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,在我困难时伸出援手。
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支持,我才能走到今天。
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我相信,只要保持初心,勇往直前,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实现心中的梦想。